网站简介:
高淳县阳江镇位于县城西部圩区,东濒官溪河,西接安徽省,南邻砖墙镇,北望运粮河。境内河沟密布,良田肥沃,楼林相映,景色秀丽,素有江南鱼米之乡之称。全镇辖40个行政村,一个居委,总面积为125.03平方公里,7.7万人口。沧溪集镇是该镇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教育的中心,是镇政府所在地。
阳江中心小学创建于1928年,迄今已有75年的历史,虽历经沧桑,几度迁址和数易校名,然而兴教助学之风不断,琅琅书声不绝,而今成为高淳县施教区范围最大的中心小学,阳江镇的文明窗口。阳江中心小学的建校历史,大体分为解放前和新中国建立后的两个时期。解放前,为学校的创办、艰难时期。北伐战争胜利后,国民政府倡导办学,地方士绅在改良旧私塾的基础上办起了沧溪初级小学,为单班复式初小,后扩为双班复式初小。日寇侵华战争爆发,日军盘踞高淳,学校被迫解散。1942年复校,增设五年级。1947年学校迁至沧溪三元观(纪念三国周瑜之庙宇),定名为高淳县示范中心国民学校,方成一所比较规范的完全小学。由于国民政府腐败,经济衰退,教育经费匮缺,学校处于艰难的困境之中。
新中国建立后,为学校发展、兴盛时期。1949年5月,高淳解放,人民群众翻身做了国家的主人,教育事业得到蓬勃发展。国家在解放初期提出要改革旧教育和向工农开门的方针,群众办学热情很高,帮助学校兴建教室,学生由80多人增加到200多人,校名定为高淳县沧溪小学。1954年大水,永丰圩决堤,三元观淹毁,翌年政府拨款和群众支持,在王家村前建造了一所新校园,1955年下半年,学生进新校就读,有教师14人,学生达370余人,当年高小毕业学生56人,是我县一所重点完全小学。1960年,学校被评为全国先进单位,校长彭家浩出席了全国群英会。十年“文化大革命”期间,教学秩序混乱,教育质量滑坡。1976年“文革”结束,教育得到重视,学校增设初中,改为沧溪七年制学校,学生人数猛增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,学校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。1978年撤去初中,改为沧溪重点小学。1982年更名为高淳县沧溪中心小学,至1985年学校发展成为高淳县第二所规模大的完小。由于学校管理规范,教育教学成绩显著,多次被县、市、省评为先进单位。1995年秋,沧溪镇党委、镇政府为发展教育事业,实施教育现代化工程,决定新建沧溪中心小学。校址选在镇东南,现代化的校园于1997年落成启用。1999年12月,沧溪镇、狮树乡、丹湖乡合并为阳江镇,2000年5月校名改为高淳县阳江中心小学。
在合并后的八年间,阳江中心小学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积极推进素质教育,教育教学质量,办学效益逐年提高。多年来,学校根据上级要求,切实加大了布局调整的力度,有效实施均衡教育。2003年,接受并通过了“南京市农村小学提升工程”的评估验收,学校的硬件设施得到加强,各室设备基本到位。2005年,学校继续争创“南京市实验小学”、“江苏省教育现代化乡镇”,受到专家组的一致好评,顺利完成了上级布置的创建任务,使得农家子弟也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。2007年,学校又顺利通过了“江苏省合格学校”的验收。
|